张彻
Cheh Chang
1011923-02-10水瓶座
张彻,著名电影人。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张彻 (Chang,Che,张易扬)是香港影坛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香港人把他称为“香港电影一代枭雄”。   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张彻是香港影坛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香港人把他称为“香港电影一代枭雄”。他对香港电影所做的贡献,恐怕连今天的徐克、王家卫也都望尘莫及。在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张彻的名字如雷贯耳,他导演的电影是票房的保证,他也当之无愧地成为邵氏公司的头号招牌导演。   生卒年月   1924年1月17日生于杭州,在上海长大,祖籍浙江青田,原名张易扬。   2002年6月22日张彻因肺炎病逝,享年79岁。   生平介绍   在上海   早年的文化运动(1940年代中期)   1940年在中央大学法学院修读政治时参加文化运动委员会而得到张道藩的器重,担任文运会专员,参加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从事戏剧工作,后就任上海市文化运动委员会秘书。   1947年编写了第一个剧本《假面女郎》。   在台湾   进入电影界(1948-1957)   1948年与蒋经国结下友谊,借此在台湾执导电影。   1949年自编自导处女作,也是日本战败结束殖民统治后台湾第一部国语片《阿里山风云》并因为时局的变动而留在台湾,揭开了战后台湾电影的帷幕。该片传唱至今的插曲《高山青》,就是由他作词的。   在香港   开创武侠电影的辉煌(1957-1972)   1957年赴港,编导《野火》。其后一度专业写稿,笔名沈思,并以何观为笔名撰写影评。   1960年加入电懋公司,先后编写了《无语问苍天》、《贼美人》、《游戏人间》(1961)等剧本,风格轻快,迥异于后来的阳刚风骨。   1962年入邵氏,初任编剧部主任,后任导演。   1966年43岁执导《边城三侠》,步上导演坦途。   1967年执导《独臂刀》,票房突破百万,由此带来“百万导演”称号。成为香港最早的功夫电影。开创古装刀剑片的高潮;   1969年《大盗歌王》想把打斗招数带入现代社会,并与“007”电影挂钩,   1970年《小煞星》大谈1970年代流行的“代沟”问题   1970年执导《报仇》获第16届亚洲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开拳脚功夫片风气之先;   1971年《拳击》结合了当时很受瞩目的泰国拳,   1972年《四骑士》名为回溯韩战,其实是影射酣战中的越战   1972年执导《马永贞》,获第16届亚洲影展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奖启发了一整个时代的香港电影,成为轰动一时的由周润发主演的电视连续剧《上海滩》的原动力。   回到台湾   (70年代中后期)   1973年组长弓公司,以台湾为拍摄基地   1973年《方世玉与洪熙官》开始了正宗国术的探讨。   1974年《少林五祖》开“南少林”电影风气之先;   1975年《洪拳小子》创立“小子片”的类型   频繁在两岸三地活动   (80年代)   1983年创办长河公司,赴大陆拍摄了《大上海1937》(1986)、《过江龙》(1987)、《西行平妖》(1991)、《神通》(1993)等。   1989年为纪念从影40周年他的香港弟子共同参演由吴宇森、午马执导的《义胆群英》。   风格特点   阳刚   曾几何时,中国香港电影以女性为主导,但张彻一反潮流,极力提倡“阳刚”之风。张彻影片的武打动作主要是硬桥硬马,注重男性的雄健感,以及血肉暴力感,壮男裸胸露肉,是张彻影片的招牌。张彻的阳刚路线大大扭转了港片的“性格”,开创了此后长期以男星为首的港片主流趋向,这方面的影响是胡金铨及其他导演不及的。没有人可以记住他的任何作品里面的女性形象,在张氏作品中,写男主角与女人谈恋爱是一件很难想象的尴尬事。   悲情   张彻镜头里的英雄情感炽热,性格强猛而少转折,因此多以悲剧收场。他的英雄正和他自己升任导演的历程一样,由于怀才却不见用于当世,空有满腔赤诚,但受制于环境的局促与命运的播弄,所以在雄伟豪放中,总带着一丝悲怆愤慨。   武侠精神   “通过大量武侠电影的创作实践,张彻不仅较为成功地弘扬了自己提出的‘阳刚电影’美学,而且以其对男性之间忠肝义胆、深情厚谊的描绘,在传承儒家文化的过程中,将港、台武侠、功夫电影推向一个更具个性化魅力的叙事层面和更具个体写作特征的精神领域,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20世纪80年度以来的香港电影面貌”。   血腥   评论界对张彻一直毁誉参半,自从推出早期作品《独臂刀》、《大刺客》等,他就被冠上“血腥大导”、“茄汁大导”(番茄汁指电影中大洒鲜血,一片红色)的称号。可多见冗长的血腥杀戮,筋肉虬结的男性胸腹上满染鲜血,慢动作拍摄的盘肠大战。这种反传统反潮流风格,也反映了张彻电影的反叛作风,使他成为开风气的一代宗师。张彻的写实道路,于港片影响之深远,绵延至今。   武打   张彻的武侠电影中的武术指导,都是当时武指行当中的金牌人物。与张彻合作最多的要算刘家良和唐佳了。刘家良和唐佳都堪称武指行当中的宗师级人物,他们都有自己的班底,人称“刘家班”和“唐家班”。后来,他们两人都离开张彻当了导演,而且都很有成就。当时的武打演员,也大多武行出身,像狄龙、姜大卫、陈观泰、傅声、戚冠军等人,都是武行出身,有些直接来自“刘家班”和“唐家班”。一流的武指,加上武行出身的演员,使得当时的电影中的武打十分逼真动人。这时候的香港电影中的武打,往往被称为“硬桥硬马”的武打。当时,武指行当中还没有大量使用技术辅助手段,蹦床、吊钢丝之类的辅助物很少使用,电脑特技更是还没有出现。   电影中高难度动作,一般都是由演员亲自完成。张彻的电影里面,武打场面却往往是用长镜头来拍的,这一点在“功夫片”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往往一个镜头就是二、三十招,整一套拳打出来,显得非常的流畅自然,双方的进退攻防,一招一式,有板有眼。这些电影里面的武打虽然是真打,但跟生活中的真打却是有区别的。生活中的真打,过分讲求实效,往往并不好看。而电影中的真打,是经过设计的真打,那些不好看的招式动作,均已剔除,剩下的都是好看的,虽然“硬桥硬马”,却不失“行云流水”。而且,生活中的真打,我们看到的往往都是“全景”,无法注意细节,而电影中的真打,却可借助摄影机的运动,拍下打斗中的精彩细节。所以,拍武打片的摄影师,如果对武术不略知一、二,很难捕捉到武打中的精彩细节。   影像风格   快速剪辑(当然是相对而言),手提摄影,跟镜头,变焦,慢镜,都是比较突出的。   西乐配音   这应该又是张彻的电影的一大标签。同为武侠电影大师,胡金铨一直坚持使用“民族元素”,张彻却不同,他的片子多多少少有点“西化”,他大胆使用新技术、新元素,“西乐配音”在今天的武侠电影中可能已经司空见惯,在张彻的年代却是一条戒律。张彻大胆起用当时只有十七八岁的陈勋奇用西乐给他的电影配音。西乐可以大气磅礴、奔放开阔,正合张彻的“阳刚美学”。   戏曲影响   邵氏导演是普遍受到传统戏曲的影响的,比如非常注重影片中主要人物的“亮相”一环。   参差不齐的质量   与胡金铨慢工出细活不一样,张彻拍片的速度极快,高峰时一年执导电影将近十部。这种高速拍片的做法,导致了张彻的电影往往在制作上显得比较粗糙,不注意细节。张彻的电影中的人物的造型、衣着,往往和史实不符。胡金铨为艺术追求,有时甘愿牺牲一下票房。所以,胡金铨的武侠电影,几乎部部经典,但卖座的并不多。张彻却十分在意票房,什么市道好,他就拍什么。张彻的确很有才华,但他一部电影成功后,他就马上大量制作同类型的电影,趁观众兴头未减,狠狠地赚他一笔。张彻是一个典型的片厂导演,他的电影不赢利,他就会失业。为保饭碗,他也许不得已而为之;但不够争气恐怕也是原因之一。
显示更多